202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42届大会宣布将10月17日定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这一日期是为了纪念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次会议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为纪念2024年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有缔约国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庆祝活动,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展示活态遗产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提高公众对保护活态遗产重要性的认识。10月17日,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主办的“国际非遗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宣传”活动在省非遗博览馆举办。

活动现场,主办方向参加活动人员发放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宣传单,组织参观了非遗展示厅、非遗文创集市,并现场体验阳戏(贵州阳戏)衍生文创产品冰箱贴的制作,以实物展品展示、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展现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提高公众对保护活态遗产重要性的认识。


来自贵州师范大学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参加国际非遗日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非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我们应该为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将进一步提升履约水平和能力,发挥好人类非遗项目“侗族大歌”履约牵头单位职能。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体验活动,增强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为形成五大洲文明交融互鉴的生动格局书写好贵州非遗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