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级及以上动态
2025年度贵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化记录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成功举办
阅读:0次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日,“2025年度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数字化记录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贵阳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围绕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有关重点工作任务,省非遗中心承办开展了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全省非遗记录工作团队专业素质水平。来自全省9个市(州)文旅局、项目所在县的非遗骨干及相关执行团队等70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开班仪式


此次培训立足非遗项目数字化记录工作,力求将国家层面最新的工作导向、最精确的标准导读传导至全省,切实提高我省非遗记录工作水平。培训班“名师荟萃,课程精专”,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庞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字化保护室主管周奇、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记忆资源建设组副研究馆员戴晓晔、贵州师范大学著名教授朱伟华老师进行专业授课,开创了非遗数字化记录工作培训班高规格的师资力量。课程内容包括学理学术、案例实操等内容,涵盖非遗数字化记录规范解读,影像拍摄与制作技巧,数据采集与存储标准等。为学员们授业解惑,为数字化记录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沉浸体验,范例启思”的教学模式也是一大亮点。专门设置了经验交流分享课程。通过观看传统体育类项目《傩技——上刀山(松桃县)》、传统技艺类项目《安顺木雕(西秀区)》及民间文学类项目《米花古歌(花溪区)》等优秀成果影片,以及执行团队分享工作经验,让学员们直观地认识到了非遗项目数字化记录的重点、难点,为做好记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观看优秀记录成果片


贵州省始终将非遗记录工作视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注重记录成果转化应用,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新动能。实现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连续三年优秀率名列前茅、采集体量位居前列、(抢救性)记录成效显著”的良好成绩。贵州非遗人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知识更新,以专业培训、成果转化运用、赋能传播推广等多种方式和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合影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