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传统服饰焕发时代魅力
潘光繁/ 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与文化,折射的是无形的精神力量。贵州民族传统服饰样式之多、形式之美、内涵之深远为世人所瞩目。近年来,贵州明确提出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通过政策支持、文化传承、产业推动和数字化保护等措施,积极保护和发展民族服饰文化;通过民族服饰展、节日庆典和设计大赛等活动,促进了民族传统服饰的传播与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贵州日报
2025.6.25 6版
Dajialilun
规范民族传统服饰市场
促进良性发展
全面深入调查贵州民族传统服饰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对我省民族传统服饰在各地的历史渊源、文化意蕴、表现特色以及主要特征进行总结和提炼,为贵州展现多彩民族文化提供理论支撑。形成多部门联合共管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联合统一管理,确保我省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流程受到监督、服饰特色得到认可、工艺水平和服饰质量得到保证。宣传普及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知识。编写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知识读本,让生产商、旅游从业人员等对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提升认知。加强对经营主体的培训与监管力度。从旅拍源头形成规范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我省民族服饰旅拍市场健康发展。
Dajialilun
增强民族传统服饰特色
打造特色品牌
推动民族传统服饰传承发展。传承民族传统服饰的制作技艺,设计要做到在保留各地民族传统服饰特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打破市场产品千篇一律、审美高度趋同现状。促进民族服饰创新设计与品牌化发展。在保护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民族服饰创新设计,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打造“贵系列”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例如,通过举办设计研修班,鼓励设计师将民族服饰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推动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全方位呈现。借助“村超”“村T”等现场,加深外界对贵州民族传统服饰美学的感受、理解和认知,增强贵州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美誉度,让贵州各民族传统服饰之美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Dajialilun
加强民族传统服饰保护
守护文化根脉
通过“非遗+”,打造传统服饰品牌。围绕“非遗+服饰”“非遗+科技”“非遗+时尚”“非遗+文创”等多种表达和呈现方式,展现贵州民族传统服饰审美意蕴,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贵州民族文化实际、独具特色的新路径,着力打造贵州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对外交流平台。坚守手工匠心价值。聚焦中高端市场,建立“手工刺绣认证体系”,引入区块链技术溯源,通过数字证书保障作品唯一性,与高端品牌合作开发收藏级系列产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民族服饰新业态。将刺绣技艺、传统纹路等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元素与现代旅游纪念品巧妙结合,设计出独具贵州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创新展示我省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围绕政、产、学、研、用协作创新。在省内各大景区内设置民族传统服饰制作工作坊,让游客亲身参与制作全过程,使其充分了解贵州民族传统服饰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在强化游客旅游体验的同时,为贵州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传播提供新途径。
(作者单位:贵州省民族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