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粑是清镇人民群众春节前每家必备的食物,开始以家庭式作坊在春节时生产售卖,由于味道不错,人们争相购买,渐渐在接官厅形成黄粑售卖一条街,共有四五家作坊生产售卖。吴家生产的黄粑在清镇也小有名气,当时由母亲刘桂英经营,但产品很单一,只有糯米黄粑,销售途径仍然仅限于春节。之后吴茂云接手后,将黄粑批量生产、市场化经营。2000年,将家庭小作坊注册成立了“清镇市刘姨妈风味食品厂”,并申请注册了“刘姨妈”商标,同时研制出多种口味的黄粑,运用真空保鲜技术对黄粑这一传统小吃进行包装,把黄粑作为常年销售的产品进行生产。
刘姨妈黄粑制作主要原材料有糯米、黑糯米、粳米、小米、玉米、荞麦等。其制作过程:1、浸泡。浸泡精选的糯米、粳米、黄豆等原材料,浸泡时间根据气温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冬天需浸泡12小时,夏天需浸泡6小时,其难点在于手艺人对浸泡时间掌握熟练程度,浸泡时间的长短往往对后续黄粑制作成品有很大的影响。2、磨浆。将浸泡好的糯米、黄豆等加上冰糖用传统石磨磨成浆料备用。3、蒸制分装。把浸泡好的粳米用木甑子蒸至半熟,然后与磨好的浆料混合搅拌均匀,再用定制好的木质分装器具将产品分为大小平均的块状半成品。4、包扎蒸制。用清洗干净的玉米叶将分装好的半成品手工包扎,进行二次蒸制,经过17个小时以上的长时间蒸制后,软糯香甜的成品黄粑就可以出甑了。
刘姨妈黄粑制作,在追求色香味俱全的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营养成分不流失,利用粗粮一起加工,更满足了现代人对营养均衡的迫切需要。随着销售市场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刘姨妈黄粑又在承接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黑糯米、小米、五仁、熏肉、板栗、竹叶小黄粑等新、特、优品种,丰富了黄粑种类。目前,刘姨妈黄粑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产品由原来单一的品种发展成为风味多元化的系列食品。其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云南、江苏、湖南、重庆、四川等十几个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