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过,斑驳老墙可变身巨型画布?普通群众能登上大舞台?在遵义桐梓县,一场源于泥土、兴于民间的艺术觉醒正悄然发生。今年盛夏,羊磴“乡土而新奇”艺术乡场再次火热开启,“村晚”活动精彩不断,艺术IP正以其独特魅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深沉而鲜活的文化动能。
一
艺术从不是悬浮的点缀,在桐梓,它是与乡土血脉相连的共生实践。2012年,四川美术学院与羊磴当地群众共创“羊磴艺术合作社”,2023年升级为“羊磴艺术协会”。经过十三载耕耘,该协会已汇聚居民、干部、师生及海内外艺术家近90人。
“老物件”蕴藏着乡愁记忆,还可以点亮民间艺术之光。在艺术的点染下,乡村闲置资源被重新审视,沉睡资源成为承载乡村记忆与文化的艺术符号,唤醒人们对乡土的情感与认同。比如,锈蚀农具重组为矗立田间的现代雕塑,豆花馆、草药铺与乡愁馆、文创馆比邻而居,老物件在艺术语境中重获新生,低语岁月故事。
“农艺事”延续着农耕智慧,还可以赋予艺术创作之魂。传承人、手艺人突破传统局限,将日常技艺融入创意,把实用品变为艺术品,实现从单纯技艺传承者到艺术创作者的身份进阶。比如,羊磴艺术协会将春耕秋收、婚丧嫁娶的生活场景转化为陶器纹饰、版画主题,让寻常鹅卵石点化为承载乡愁的“奇石”艺术,让农耕智慧通过艺术表达永续流传。
羊磴艺术馆里的农耕艺术展品。
“旧空间”支撑着乡村肌理,还可以培育乡土美育之花。农业生产与艺术创作紧密相连,艺术借农业场景获得鲜活生命力,农业也借艺术表达拓展文化价值。比如,旧时沉寂粮仓院落蝶变为八大主题艺术空间,羊磴乡村美术馆、国际馆、土科技艺术馆等巍然矗立。物理空间转化,带动精神场域重构,孩童在乡愁馆触摸祖辈犁耙,老人在艺术讲堂聆听美学讲座,重庆游客余显杰带孩子前来写生时赞其“奇思妙想,绝美课堂”。
二
艺术的滋养,远超视觉,更如春雨浸润乡风。作为文旅部全国示范点的桐梓“村晚”,由村民自编自导的乡土文化盛宴,从夏季“爆款”发展为四季不歇的“文化引擎”。
搭台聚人,展现新貌。桐梓“村晚”搭建广阔舞台,让群众从文化消费者跃升为时代讲述者,激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进而重塑乡村文化新风貌。比如,外来媳妇王传娥从哼歌到登台,见证“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蜕变;孝敬儿媳、五好家庭等先进典型化身“乡村明星”,其故事被编成情景剧,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文艺润德,涵养新风。艺术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能在无形之中影响人的思想与行为。桐梓“村晚”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文明理念融入表演内容,让村民在欣赏艺术时,接受新思想与新风尚的熏陶。比如,文艺工作者创作移风易俗主题节目,抵制高价彩礼、反对厚葬薄养等理念融入快板、童谣、情景剧。当艺术成为文明传播的媒介,改变悄然发生,700余名志愿者参与“村晚”服务,艺术激发的自豪感正转化为共建和美家园的自觉行动。
歌以咏志,唱响新声。村歌不仅是简单的歌曲,更是乡村文化的集中体现。桐梓“村晚”中的村歌凝聚着村民情感与乡村特色,通过传唱激发村民对家乡的热爱,凝聚发展共识。比如,桐梓“村晚”诞生村歌40余首,《曙光在前头》传唱红色精神,《云上高山》描绘生态画卷,《火红的云丰》礼赞产业兴旺,村民在传唱中强化认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主旋律自然流淌心间。
三
当艺术IP与乡村旅游深度耦合,绿水青山便释放出澎湃动能。桐梓县立足乡土特色,以文化为核、创新为径,通过场景焕新激活消费潜力,以品牌增值塑造地域标识,靠研学赋能培育未来动能,不仅让乡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更为当地旅游经济与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在场景打造中注入文化灵魂。场景打造的核心是通过重构空间叙事,将乡土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场景。桐梓以“村晚”为载体,融合自然景观与民俗表演,满足游客原生态体验,更以场景化设计延伸消费链。比如,九坝镇山堡社区“乡愁集市”人流如织,白天看“村晚”,夜晚逛“星云集市”,品非遗方竹笋,购苗绣手袋。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完美融合的场景打造,无疑为当地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文化传承中拓展价值维度。品牌增值的关键在于赋予产品文化内涵,实现价值维度的拓展。桐梓以文旅融合为桥,将“村晚”等文化IP与农产品深度绑定,借艺术乡场登上“大雅之堂”。比如,“村晚”专设农产品展销区,“村播大舞台”直播带货,让桐梓的土特产焕发新生,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让桐梓的文化IP更加深入人心,桐梓“村晚”荣膺中国西部“最具影响力文旅节会”,“乡土而新奇”从活动主题升华为桐梓闪亮的文化名片。
在价值体验中激活供给需求。以艺术IP为核心打造研学场景,让青少年在体验中传承文化,形成“体验—学习—创业”闭环,为未来产业筑基。比如,四川美术学院在羊磴设产学研基地,青少年在这里既能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又能深入了解背后的文化故事,还能激发创新思维与创业热情。桐梓县羊磴镇的研学模式,正为培养未来产业的创新人才作新的探索。
羊磴·2024“乡土而新奇”艺术乡场。
艺术IP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乡村的每一寸土地。从羊磴艺术协会的诞生到“村晚”的火爆,艺术不仅唤醒了沉睡资源,更激发了乡村的内生动力。我们相信,这股艺术力量一定能绘就更加绚丽的乡村文化新画卷。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