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展陈工作 » 场馆活动
非遗阳戏焕发新活力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非遗阳戏焕发新活力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2025年4月18日,贵州省2025年阳戏(贵州阳戏)传习活动分别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和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精彩上演。活动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主办,福泉市富银阳戏文化有限公司承办。本次两场活动通过展演传统经典阳戏的形式,让古老阳戏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阳戏是一种流传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传统戏曲,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川剧、傩堂戏元素不断演变形成的一种地方传统戏剧形式。2021年,阳戏(贵州阳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故事性强、唱腔丰富,极富特色,深受群众喜爱,至今仍在表演传唱。




非遗馆沉浸体验:阳戏艺术走进大众

在省非遗博览馆大厅内,演员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戏服,头戴传统面具,以独特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演绎着古老的故事。《报福报喜》的演员们即兴演唱,表达了来非遗馆传承阳戏的喜悦心情,并与市民游客互动,现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通过近距离接触阳戏,让现场的市民游客对这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了解。



高校传承新阵地:青年学子接力非遗阳戏


在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的体育馆内,活动吸引了200余名学生观看演出。激昂的锣鼓声、高亢的唱腔,瞬间将学子们带入阳戏独特的艺术世界,学子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太好了,我们的课题就是有关阳戏艺术研究的,平时我们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阳戏演出及传承人,这次终于有了,可以仔细拍面具和服饰,还可以对阳戏传承人进行简要采访”一位同学兴奋地说道。此次在大学开展传习活动,是非遗传承的一次创新尝试,是“非遗进校园”的生动实践,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阳戏、爱上阳戏、传承阳戏。



近年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阳戏(贵州阳戏)的项目保护单位,在项目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同样关注传统戏剧在新时代的活力焕发与转化创新。同时,力求进一步强化资源链接,搭建展示平台,加强项目的宣传传播力度,此次与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的联合举办成效显著,当天活动在“多彩贵州文化云”平台的直播点击量达到3.3万。2025贵州省非遗中心将进一步扩展思路、拓宽路径、提升方式,高质量履行好项目保护职能职责,推动阳戏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让非遗阳戏从“活下来”到“火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